大樹污水下水道計劃,興建完成目前運作的揚水站為九曲堂揚水站一座;其功用為將用戶接管收集之民生污水,利用攔污柵去除大型污物,再利用揚水泵,將自九曲堂都市計畫區所收集之民生污水,加壓送至大樹污水處理廠內處理。
假設以每人每日排出288公升進行計算,本廠估計可服務約5萬位市民;或假設以每戶4人計算,本廠約可處理12,500戶住戶所排出的民生污水。
大 樹 污 水 處 理 廠 設 計 流 | |||
尖 峰 流 量 | 22,500 CMD | 平 均 流 量 | 12,000 CMD |
最 大 流 量 | 15,000 CMD | 最 小 流 量 | 8,400 CMD |
放 流 核 准 量 | 15,649 CMD |
前處理系統是指污水進入廠內後,先經過細目之攔篩後,利用渦流沉砂去除污水中較重砂礫,在量測水量後,進入一級處理單元。
◈ 攔篩機前進流渠道
▪︎ 長*寬*高 10M*0.9M*0.82M
▪︎ 攔篩機柵間距 6mm
▪︎ 傾斜角 ≧75 DEG.
◈ 渦流沉沙池設計(2池)
▪︎ 直徑*水深 3M*1.5M
▪︎ 平均停留時間 38 SEC
污水進入初沉池之後,先依重力沉降原理,進行固液分離的初級污水處理另外,所分離之沉澱污泥則經由動力設備送至污泥系統。
◈ 初沉單元設計(4池)
▪︎ 平均停留時間 2.2Hr
▪︎ 溢流率 40.7M3/M2/DAY
▪︎ 堰負荷 127 M3/M/DAY
本廠生物處理採用A2O活性污泥法系;在此單元為供應氧氣以馴養污水中微生物及增加微生物及有機物接觸機會。
◈ 在厭氧(DO≦0mg/L) 環境下,使微生物大量釋磷
▪︎ 長*寬*水深 3M*6.5M*5.5M
▪︎ 平均停留時間 2.4Hr
◈ 在兼氧(DO≦0.5mg/L) 環境下,微生物進行脫硝作用
▪︎ 長*寬*水深 6M*6.5M*5.5M
▪︎ 平均停留時間 3.1Hr
◈ 在好氧(DO≧2~4mg/L) 環境下,微生物將有機物進行降解
▪︎ 長*寬*水深 35M*6.5M*5.5M
▪︎ 平均停留時間 9.7DAY
污水自曝氣池後進入二沉池,以重力沉降原理以分離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沉降後之污泥則分重兩部分處理,一部分迴流至生物處理單元以提供微生物碳源,另一部分則以動力方式予以廢棄。
◈ 二沉單元設計(2池)
▪︎ 直徑 23M
▪︎ 周邊水深 5.0M
▪︎ 固體負荷 2.9 M3/M2/Hr
▪︎ 水力負荷 15.8 M3/M2/DAY
▪︎ 堰負荷 91 M3/M/DAY
◈ 快濾單元設計(4池)
▪︎ 長*寬*水深 7.2M*4.5M*4.0M
▪︎ 濾率 100 M3/M2/DAY
◈ 消毒系統
該單元為污水三級處理部分,處理原理為藉由物理性的阻流方式及沉澱作用將懸浮固體物加以捕捉去除。
處理後之處理水最後經紫外線消毒系統進行水中致病菌之去除。
殺菌後之處理水則先進入回收水池,供應回收用水再利用功能。
多餘的處理水再流入流量計以量測水量後放流之黑瓦窯溝。
/ 消毒單元設計(2池) /
▪︎ 長*寬*水深 3.0M*1.2M*0.5M
▪︎ 停留時間 36.2 Sec
/ 回收水池(2池) /
▪︎ 長*寬*水深 4M*2.8M*2.5M
▪︎ 停留時間 6.6 Min